常見問題

一、模具相關問題

Q1. 模具費用怎麼計算?

模具費用主要取決於產品尺寸、複雜度、穴數(CAVITY)、模具鋼材選擇與壽命要求。一般可分為試作品模、量產模(單穴/多穴),我們會依據圖面進行詳細報價與建議。

一般開模期約 25~45 工作天,視產品結構與模具複雜度而定。若需 T0 樣品確認,會再多安排打樣及修模時間。

若模具費用為客戶全額出資,模具即歸客戶所有,可選擇後續移模,但須提前告知,確保移模資料與狀態交接無誤。

模具的實際壽命受多種因素影響,以下為台灣業界在良好維護及正常生產條件下,各類常用模具材質通常能達到的最低生產模次參考值。這表示在一般情況下,模具至少應能達到這些數量,若低於此值可能需檢視設計、加工、材料或生產條件。

  • S50C / S45C (中碳鋼)
    • 模次: 數千至數萬模次 (通常用於試模或低量產,不建議長期量產)
    • 說明: 主要用於模座或不需承受直接射出壓力的零件。若用於型腔,壽命會非常短,僅適用於極小批量或概念驗證。
  • P20 / 718 (預硬化鋼)
    • 模次: 20萬模次以上
    • 說明: 台灣業界最廣泛使用的中等批量模具鋼。在正常生產條件下,通常能穩定生產至少20萬模次,甚至更高。
  • NAK80 / NAK55 (析出硬化鋼)
    • 模次: 30萬模次以上
    • 說明: 由於其優異的拋光性和穩定性,常用於高光潔度或精密模具。其壽命通常會比P20/718更長。
  • SKD61 (熱作模具鋼)
    • 模次: 20萬模次以上 (針對含玻纖材料)50萬模次以上 (針對一般塑膠)
    • 說明: 專為耐磨損和高溫設計。若用於射出含玻璃纖維的塑膠,其壽命會因磨損而縮短,但仍能達到一定的模次。若用於一般塑膠,壽命會顯著提升。
  • H13 (熱作模具鋼)
    • 模次: 20萬模次以上 (針對含玻纖材料)50萬模次以上 (針對一般塑膠)
    • 說明:SKD61類似,因其優異的韌性和抗熱裂性,在應力較大的模具部位也能提供良好的壽命。
  • STAVAX ESR / AISI 420 / 2083 (不鏽鋼系列)
    • 模次: 30萬模次以上
    • 說明: 這些不鏽鋼材主要強調耐腐蝕性和拋光性。在耐磨性方面,若與高玻纖材料配合,壽命可能會略低於專用耐磨鋼材,但對於腐蝕性塑膠或高光潔度要求,其壽命表現良好。
  • M333 (粉末冶金鋼材)
    • 模次: 100萬模次以上
    • 說明: 作為高性能粉末冶金鋼,M333在耐磨、耐腐蝕和韌性方面表現卓越,是追求極高模具壽命和精密度的首選,其壽命遠超一般模具鋼。

請注意: 上述模次為最低參考值,實際模次會因模具設計、加工精度、成型材料、射出條件、以及後續的維護保養等因素而有顯著差異。良好的模具設計和精確的加工,加上適當的成型參數和定期維護,都能有效延長模具壽命,使其達到甚至超越這些參考值。

二、產品與射出成型相關

Q5. 產品單價怎麼算?會因數量變動嗎?

單價依材料成本、成型時間(Cycle Time)、數量、後加工(印刷、組裝等)與包裝需求而定。數量越多,單價越有空間調整。

我們可彈性接單,小量打樣(如 100-500pcs)或大量生產皆可,但小量可能有較高單價或開機費。

若無圖面,可依樣品進行 3D 掃描逆向建模,但可能無法保證精度與功能完全相同,需雙方確認需求。

材質視應用而定,常用如:PPABSPCPAPOMTPETPUPET 等。我們會依產品功能(耐熱、韌性、透明性、防火等)建議材料。

三、交期與生產流程

Q9. 生產交期多久?

正常量產排程需約 714 工作天,若材料需特殊備料或需搭配其他加工,交期會另行確認。

可,開模後提供 T0/T1 打樣品,客戶可檢驗外觀與尺寸後回饋修模方向,確認 OK 才正式投產。

可依需求提供 FAI(首件報告)、尺寸量測報告、材質證明等文件,部分需另報費。

四、後加工與包裝

Q12. 是否能幫忙印刷、雷雕、噴漆、組裝?

我司可整合外加工(如噴漆、移印、熱轉印、超音波熔接、包裝組裝等),讓客戶一站式完成。

可依據出貨需求安排 OP 袋、吸塑、紙盒、棧板等,若需特殊包裝方式請提前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