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常見的缺陷及可能原因與對策

成型缺陷

成型上缺點,有些發生在機器性能不足、模具設計不佳或是原料特性本身外,大部分問題可靠調整來解決。

缺陷名稱 說明原因 改善對策
縮水 塑料碰上模具表面已開始硬化,而在熔融塑料和固化中塑料密度已開始區分,所以開始收縮尤其厚薄不規則之產品,經過薄面末端之厚體射壓無法補充縮水更明顯。 1.增加塑料計量並提高提高射出壓或是增加保壓時間
2.增加註塑壓力,模具排氣等
成品變形 通常是塑膠製品於太熱時脫模或是製品切面厚薄不均勻。 延長冷卻時間或是成品的切面厚薄一致。
成品表面
不光滑
1.射出壓力太低
2.射出速度慢
3.模具模仁粗糙
1.增大射出壓力
2.模具模仁再次拋光
黑紋、黃點、黑點 原料過熱部份附著料管管壁 1.徹底空射
2.降低原料溫度縮短加熱時間
3.拆除料管清理
氣泡 1.成型品厚薄不一之情形造成
2.塑料本身含水份揮發或添加劑因熱分解
1.增加射壓
2.增加保壓時間
3.充分乾燥塑料
4.增加射出量
毛頭(披風) 1.充填過飽
2.不當的脫模設計如角度斜位及倒扣位
1.降低射出壓力時間速度及劑量
2.修改模具
開模時或
頂出時破裂
1.弧度不足
2.次料使用比例過多
1.弧度加大
2.降低次料比例
成品黏模 射出壓力過高射出時間過久,造成成品劑量過多 1..降低射出時間及射出壓力
2.減少射出計量
3.降低射速
澆口黏模 1.澆口位置不當
2.澆口斜度不當
1.更改模具
2.增加澆口斜度
3.澆口襯套拋光
銀線、氣瘡 1.塑料過冷模溫過低
2.因而射嘴溫度過高使得冷料之問題
3.塑料中含有水份或揮發性物質
1.改善入料有效流量用以升高待射區之鬆退
2.乾燥塑料
流紋 1.塑料過冷
2.模溫太冷
3.澆口太小
4.射壓過低射速過低,使成型品表面呈波紋狀
5.原料不潔
1.增加塑料溫度及模溫
2.增加射壓射速及增加排氣
檢查原料
結合線 塑料流徑孔洞時經分割後再結合受熱空氣阻擋而產生 1.提昇塑料溫度或將塑料經孔洞之速度提高
2.提高模具溫度或使用流動性較佳等級之材料
3.增加射速及射壓
成品不完整 1.射出壓力太低
2.射出量不足
3.料管溫度低
4.模溫過低
5.排氣不良
6.包風
1.增大壓力
2.增加加料計量
3.延長射出週期或慢慢提高溫度
4.模具水量調小,提高模具溫度
5.改良模具通氣坑
6.改良模具射口或增加進膠點
螺桿打滑
(無法進料)
1.料管進料段溫度太低
2.背壓調整不當
3.鬆退行程不夠
1.料管進料段溫度升高
2.調整至適當的背壓
3.增加鬆退行程
4.更改射嘴大小
漏料
(流鼻涕)
1.塑料太熱
2.射嘴不合適
3.射嘴中心不準
4.重新對準模具灌嘴
5.背壓太高
6.降低背壓或鬆退
1.降低料溫或射嘴溫度
2.更換適合的射嘴
3.射嘴中心不準
4.重新對準模具進膠口
5.背壓太高
6.降低背壓或鬆退
Posted in 塑膠小百科